据2016年《国民视觉健康》白皮书研究显示,中国每3人就有1人患有近视。不难发现,我们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佩戴眼镜,以便能够正常地学习、工作和生活。
一谈到眼镜,人们最熟悉的参数就是镜片度数,比如大家常说的近视100度、老花 200度等等。其实,这个“度”在计量学中有专业的名词术语,即“顶焦度”。
顶焦度是以米为单位测得的镜片近轴顶焦距的倒数。一个镜片含有前、后两个顶焦度,如不做特殊说明,眼镜片的顶焦度一般均指其后顶焦度。后顶焦度定义为以米为单位测得的镜片近轴后顶焦距的倒数。镜片后顶点到近轴后焦点的距离称为近轴后顶焦距。后顶焦度的单位是米的倒数(m-1),单位名称为屈光度,符号用“D”表示。例如,200度近视镜片即可表示为后顶焦度-2.00D,300度远视镜片即可表示为后顶焦度+3.00D。在实际生活中,为便于换算,人们可以近似地认为1D≈00度。
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建立了“顶焦度国家计量基准”,是我国眼科光学领域内最高的国家计量基准,负责全国眼镜行业顶焦度计量参数的量值传递和溯源,在保护消费者视力健康、保证镜片度数准确可靠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