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
“十一五”计量成果展

吕金华:学习王岐山副总理在质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心得体会

发布时间:2011-09-30  浏览次数:34759次

夯实质量基础 守住安全底线
为促进质量兴区作出新贡献

    9月27日,王岐山副总理在质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:“质量是基础,安全是底线,抓好质量工作是永恒的主题”。作为质监工作者,我认为,要坚定树立“民生为本,民信为天”的核心理念,认真践行“抓质量、保安全、促发展、强质检”十二字方针,努力提升产品质量、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总体水平,为促进质量兴区,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。
    一、各级联动,形成抓质量的合力
    质量工作是全社会工程,必须形成抓质量的整体合力。一是要强化企业的质量主体责任意识。当前,一些企业守法意识淡薄,社会责任缺失,不讲诚信,唯利是图是导致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。要引导企业增强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,强化企业质量责任意识,加强企业产销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,落实企业的质量主体责任,牢固树立“质量第一、诚信为本”的理念,做到严格守法经营。二是要充分发挥政府抓质量的主导作用。政府应把质量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,建立政府主导、部门联动、社会共建的质量工作机制,重视和支持质量监管部门有效履行职责,共同推动质量目标的提升。三是提高监管部门的行政执法和检测能力。质监部门作为监管质量工作的部门之一,担负着抓质量的重任,人员素质尤为重要。一年来,内蒙古质监系统在区局党组坚强有力的领导下,调整配备了强有力的各直属单位的领导班子,特别是一批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走上了主要领导岗位,一举扭转了工作不在状态的局面,全区系统呈现出工作有力、措施得力、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势头。要大力加强系统内人员法制教育,筑牢依法行政、依法检测意识,提高执法队伍和检测人员的能力和素质。加强内部监督管理,建立有效监督机制,加大对执法不严和不按规范检测行为的惩处力度,确保正确行使职权。
    二、计量先行,打牢强质监的基础
    计量是质量工作的技术基础和科技支撑,应充分发挥计量在质量兴区战略中的重要作用。一是增强对计量是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性的认识。企业的质量管理离不开计量,从原材料进厂的检测和分析,到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,直到成品的检验出厂,以及物料和能源的消耗都需要通过计量来提供准确的数据,如果计量不准,质量品质评价就不真实。二是培养计量工作者精益求精的作风。“差之毫厘,失之千里”,计量出现微小的误差就可能导致产品质量达不到100%合格,因此,要不断增强计量人员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,自觉形成一丝不苟、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,为质量检测提供准确的计量依据。三是建立和完善企业计量检测体系。充分发挥质监部门的监管作用,从人员、制度、环境和技术能力等方面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计量保证体系,健全计量诚信体系。监督企业完成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一系列计量检测,使企业的计量工作由“要我计量”变成“我要计量”,为提升产品质量奠定基础。
    质量兴则国兴,质量强则国强。王岐山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,充分表明了国务院对质量工作的高度重视,切实增强了我们做好计量工作、促进质监事业科学发展的责任感、使命感和紧迫感。不论是提升产品质量、工程质量还是服务质量,我认为,最终体现在生活质量的提高上。我们将按照自治区质监局党组的统一部署,在“抓质量、保安全、促发展、强质检”十二字方针指导下,牢牢抓住“抓重点、抓难点、抓亮点和抓新的增长点”这条主线,始终秉持“科学、公正、准确、高效”的立院宗旨,坚持以质取胜、不断创先争优,为把我国建设成为质量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