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
人才战略

古代计量

发布时间:2017-05-08  浏览次数:11789次

有关文字记载和器物遗存证明,早在数千年前,出于生产、贸易和征收赋税等方面的需要,已开始进行长度、面积、容积和质量的计量。计量在我国历史上称为“度量衡”,它有着悠久的历史。由於生产交换的发展,私有制逐渐形成,早在奴隶社会初期,就有人利用度量衡图谋私利,经常发生争执。史籍记载,约公元前二十一世记,传说黄帝就设置了“衡、量、度、亩、数”五量。舜在行使权力时即“协时月正日,同律度量衡”。禹在划分九州治理水患时,使用规矩准绳等测量工具,丈量规划四方土地。我国古代用人体的某一部分或其他的天然物、植物的果实作为计量标准,如“布手知尺”、“掬手为升”、“取权为重”、“过步定亩”、“滴水计时”耒进行计量活动。周朝(约公元前1037年)的度量衡法制记载,《周札》说,周朝设内宰颁行度量衡法令;大行人掌管发放标准器;合方氏负责监督检查;办理地方事务的官职叫司事;管理市场的叫质人。公元前221年,秦始皇统一全国后,立即颁发诏书,以最高法令形式将秦国的度量衡法制推行于天下,秦朝还监制了许多度量衡标准器,并实行定期的检定制度。我国历史上计量的发展,为人类作出了突出的贡献。西汉末年,王莽进行度量衡改革时颁行的用青铜铸造的新莽嘉量标准器,成为我国历史上度量衡器的珍品。我国汉代己用“黄钟律管”用声波对应管腔长度作为长度基准。我国历史上把漏刻作为记时仪器,已使用了几千年。我国古代计量具有光辉的一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