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首页
两分钟看懂呼吸机
来源:《魅力计量》   发布时间:2025-11-04 11:38    点击数:43 打印
字号:

       现如今,很多医院题材的电视连续剧深受广大观众的好评。在银幕里,医生急救病人的过程中使用了多种医学专用设备,相信大家记忆犹新的场景是急救医生切开了病人的气管,插入好多“管子”的急救画面。究竟这些管子是用来干什么的,叫什么名字,和计量有什么关系呢。 

       原来这就是呼吸机,其采用机械自主通气的方式,抢救或治疗呼吸功能不全或呼吸衰竭病人的一种机械通气设备,强制或辅助病人完成呼吸动作,是现代社会常用医疗装备之一,大量应用在急诊、重症监护病房中。呼吸机的四大工作参数包括:潮气量(VT)、呼吸频率、呼吸比(I:E)、以及呼吸终末正压(PEEP)。 

       潮气量(VT):人在安静时每一次呼吸,吸入或呼出的气量,一般大约为(200~500)mL。成人按10mL/kg体重估算,儿童按(15~23)mL/kg体重估算。它与年龄、性别、体积表面、呼吸习惯、肌体新陈代谢有关。还要根据胸部起伏、听诊两肺进气情况、参考压力二表、血气分析进一步调节。 

       呼吸频率:接近生理呼吸频率,新生儿(40~50)次/分,婴儿(30~40)次/分,年长儿(20~30)次/分,成人(16~20)次/分。潮气量x呼吸频率=每分钟通气量(MMV)。 

       吸呼比(I:E):吸气时间和呼气时间的关系比例,是一种定义时间切换的方式。一般为1:(1.5~2),阻塞性通气障碍可调至1:3或更长的呼气时间,限制性通气障碍可调至1:1。 

       呼吸终末正压(PEEP):机械呼吸机在吸气相产生正压,气体进入肺部,在呼气末气道开放时,气道压力仍保持高于大气压,防止肺泡萎缩塌陷。

上一篇: 医学计量
关闭